众人的关注中,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公布: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为10.1%,明显低于一季度10.6%的增幅,并且连续四个季度出现回落。与此同时,6月CPI增幅虽然比5月回落0.6个百分点至7.1%,但整个上半年仍大幅上扬了7.9%,远高于年初设定的4.8%目标。
显然,中国经济要想保持平衡,相当艰难。从目前形势来看,国家或将继续保持宏观调控的紧缩基调,以维持相对平衡。
左右为难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要将“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今年3月29日,bob电竞体育博彩_博鱼体育-手机版官网印发的《2008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这是中央首度提及“防止经济下滑”。
决策层态度微妙变化的背后,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加工型企业,在外围需求减少、本币升值、成本上涨等因素作用下生存日趋艰难。
“鉴于今年经济增速已较大幅度回落,自5月份开始,中央文件就不再有‘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提法了。严厉的紧缩性调控政策不仅加大了企业融资的难度,而且影响了居民消费的信心。如果调控政策继续沿着紧缩的方向前行,一大批中小企业生存就肯定会成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问题。”银河证券高级宏观策略分析师张新法告诉本报记者。
事实上,自进入7月以来,伴随着决策层的大规模基层调研,有关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应适当进行调整的呼声也此起彼伏。
然而,抑制通胀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从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虽然6月CPI增幅有所下降,但整个上半年增幅仍保持在高位。
“CPI虽然出现趋势性回落,但这是在政府限价、补贴的情况下取得的,并且这种回落还有去年基数、翘尾因素等方面的技术性原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分析师祝宝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记者发现,尽管6月CPI增幅依旧是回落趋势,但6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涨幅却扩大至8.8%。
“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上调、铁矿石等初级商品的进口价格上扬,PPI将在下半年维持较高的水平,并很可能会最终传导到CPI,导致CPI再次升高,这意味着下半年反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没有减缓。”祝宝良说。
宏观调控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困惑:目前全球都处于高通胀状态,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抑制通胀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在通胀和经济下滑的双重风险下,究竟该如何选择?
艰难平衡
“在保经济和稳物价之间寻找平衡是很难的。一旦把握不好,就会造成既没抑制住通胀,经济又急速下滑的局面。”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告诉本报记者。
在袁钢明看来,只要PPI不传导到消费领域当中去,消费价格上升的问题总体来说会进入平稳状态。“从目前的情况看,从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上看,最好的可能性应该是对通胀‘宽容’一点。CPI涨幅已经从3月份的8.3%回落到了6月份的7.1%,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继续控制了。”
许多学者持有与袁钢明类似的看法。他们认为,目前的出口和投资增长放缓事实上主要是一些政策调控的结果,随着出口增速的急剧放缓,下半年中国可能会暴露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而这将对消费和投资的增长造成第二轮的负面效应。
“从目前情况来看,经济过热的风险已经较小,减速态势已经比较明显。相反,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政策状态,经济下行的风险则可能会加大。所以,是不是在适当允许有一定程度通胀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张新法说。
对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小广却有不同意见。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都在放慢,中国经济增长也应随之放慢,“GDP增长不降到9%,就没必要松动政策”。
对于宏观调控平衡点的选择,王小广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即较理想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组合目标应该把握在:经济增长率在8%-10%区间,防落的底线应在8%,低于9%应开始放松调控政策,8%或以下要明显地加大刺激政策力度,高于10%要采取适度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率要努力保持3%-5%,超过5%要采取较严厉的措施加以调控。
“要从抑制投资过快和直接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两方面,来保持经济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王小广说。
王小广的观点代表了目前大多数人的观点。早在经济数据出来之前,四大证券报就同时吹风继续从紧政策。
“放松货币政策将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同样如此表示。在他看来,中国自身通胀压力仍在高位,以及美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渐小,都将使得中国货币从紧态势不变。
紧缩基调不变
对于经济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各有看法,不过,目前政府并未给出明确答案。而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形势分析会,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透露出来。尽管如此,不少专家告诉记者,其实,目前下半年的经济政策走向已经基本明晰。
这点,或许可以从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的话语中找出点眉目。
“今年以来经济增速确实出现了回落,但这种回落是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下阶段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李晓超的此番话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央或将继续此前的从紧政策。
而这也是不少权威人士和部门乐意看到的,在他们看来,在国际收支平衡、全球性物价上涨的压力之下,目前仍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会做大的改变,财政政策可能会稍微宽松一些。”祝宝良对记者分析。
他认为,目前经济景气呈持续高位回落态势,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基本解除。但是,全年GDP增速不会降到很低,通货膨胀形势还十分严峻,这种背景下,短期内政府应该不会放松从紧货币政策。
而在上半年数据公布的当天,申银万国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尽管通胀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虽然经济增长回落,但仍高于合理的经济增长水平, 这种格局决定了宏观调控的基调不会有明显变化。
“虽然从紧基调可能会不变,但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在内的各项政策下半年应该给出一定弹性,以舒缓目前可能出现的经济减速现象。”张新法表示。
同样,袁钢明也认为,下半年国家应该会在信贷等政策方面有适当调整。“不过,从国家统计局的论调来看,信贷政策没有任何放松的迹象。”(本报记者 祝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