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重灾区甘肃省文县在极力做好受灾群众过冬安置的同时,各部门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推进灾后重建进度,吹响了重建攻坚战的号角。
“5·12”地震使文县305个村普遍受灾,全县共有123个重建村,重建户多达34999户,重建任务十分艰巨,为克服资金、建材、房基地等紧缺的实际困难,文县千方百计、多
措并举强力推进重建进度。
多渠道筹集建筑材料,稳定建材市场
灾后重建工作中,建材短缺问题非常明显。文县通过统一调运、本地自建砖厂、村民自制、加班加点提高原有砖厂产量等方式解决建材紧缺问题。
自从灾后重建全面启动以来,文县统一从酒泉、天水、陕西咸阳、宝鸡,四川广元、九寨等地调运钢材1.5万吨,水泥10万吨,砖块9000万多块。为稳定建材市场价格,县政府制定相关措施,定期检查并开通了群众举报专线。
据了解,目前,钢筋、水泥已基本满足了重建需求,针对砖块缺口较大的问题,文县新建29家机砖厂,已有22家建成投产,从外地引进的60台小型免烧砖机也已全部投产,砖块日生产能力近100万块,重建用砖短缺问题得到缓解。
同时,群众自己也想方设法化解砖块短缺的困难,在玉垒乡余家、蒿坪等村,43户重建户不等不靠、因地制宜,通过自制水泥砖,用水泥浇铸石块等方式砌墙重建,走出了一条解决建材短缺的新路子。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灾后重建铺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这次地震中文县许多受灾的高半山村社都不通车,这给灾后重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文县超前规划,在没有项目支撑的情况下,根据灾后重建实际,提前开工建设31条通村公路,使今年通村公路总数达到71条,近400公里。
范坝乡是文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灾后28公里通乡公路受损十分严重,曾多次中断,县里及时抢修,打通了灾后抢险和重建的生命线。
在文县舍书乡,日前一座崭新的石拱桥横架于两山之间一道深沟之上,连接着两边山坡上的道路,虽然只有26米长,但它却是该乡扎多山村灾后重建的必经之路。有了这座桥连通了通村公路,沙石、水泥、钢筋等可以拉到村口,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重建进度也随之加快。
一年来,文县克服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加大力度实施民生工程,把便民桥建设作为方便灾区群众出行和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举措,共建成12座便民桥。这些便民桥的通车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县9乡14村5万人的过河难、出行难问题。同时道路的畅通也为灾后重建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通行保障。
坚持分类施策,采取多种重建模式
文县针对不同的乡情和不同的村情,在重建过程中打破村社界限、打破原有布局,多种模式统筹进行。
有以尖山乡宋家坝为代表的异地统一重建;有以临江乡蒋冯村为代表的异地自建;有下山入川统分结合的重建方式,同是下山入川,石坊乡元坪山社采取统一建设,尚德镇周半山社采取分散自建;也有既节约耕地,又保护生态的原址分散自建模式。
重建模式的选择一方面根据乡情和村情,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群众的意愿,有利于因地制宜和提高群众重建的积极性,从而有力推进重建进度。
在重建过程中文县各相关部门之间上下贯通,各有关单位之间积极配合。交通部门负责“路通”,水利部门负责“水通”,电力部门负责“电通”,建设部门负责“平整地基”,工商部门负责建材市场价格。
在各个重建村社,各级包村干部协调指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村民亲朋相帮,邻里互助,集中互帮与分散单干相结合,打墙基、封屋顶时集中人力帮助一家干,码砖砌墙、抹墙粉刷时分散开来各自单干,缺少模板时,村干部带头各家各户攒凑,组合成一副,统筹轮流使用。
“地震可以震垮我们的房屋,但震不垮文县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摧毁不了文县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精神。”这幅悬挂在中庙乡余家湾安置点的标语是对文县重建精神的最好诠释。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