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砌块(砖)自身的缺陷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本文将砌块的生产过程人为划分成“幼稚期”等四个阶段,时砌块在“幼稚期”的缺陷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理论解释
【关键词】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砖;生产过程;“幼稚期”;坯体;微裂纹;开裂;缺陷
砌块质量是砌块生产企业所追求的目标。砌块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砌块本身缺陷的形成都有直接影响。包括无法目测到的微裂纹等“微缺陷”。本文将砌块生产过程人为划分成四个阶段.希望通过分析“幼稚期”砌块的缺陷成因,改进生产工艺与装备性能,将砌块内部结构的微裂纹等缺陷控制在工程要求的范围之内.达到提高砌块质量的目的。
1.砌块生产的四个阶段
砌块是混凝土拌和料经成型机成型而成。砌块的生产: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可称之为:“先天期”、“幼稚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先天期”包括混凝土原材料准备、计量配料、搅拌、布料于模箱、成型机振动成型、脱模。在这个阶段内.完成了材料确定、成型工艺确定、外观确定的“三定”任务。砌块脱模置于托板上,并从成型机脱模工位移动到养护场所,这个阶段称作砌块“曲稚期”。此时的砌块为“三相体”,强度较低。“幼稚期”阶段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①砌块处于动态,即砌块坯体一直在转运过程中;⑦此时砌块湿坯体承受外界作用力能力非常有限,很容易因外力作用而产生裂纹、开裂等破损。这期间,一定要尽可能优化外界条件,使砌块坯体能“健康”地进入“成长期”(养护期),同时也是砌块迈入“成熟期”(堆场存放养护,待售成品),成为品质优良产品的前提条件。
2.“幼稚期”砌块的缺陷成因
2.1砌块体内的气孔和杂质
从微观上看,刚刚成型的砌块坯体,物料具有不均匀性,内部存在气孔、水分、杂质等,且不同性质物料之间存在分界面:物料成分不同,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肯定也不同。在物料界面、夹杂点、不均匀“地带”,强度比其他地方弱得多。这是砌块主要的原始缺陷,无
法避免。
2.2脱模时产生的微裂纹
脱模是成型坯体在上模压头挤压下脱出模箱的过程。脱模时物料颗粒相互靠拢挤紧,接触较充分,然后应力强度逐渐上升,且向应力小的方向传递;模箱槽壁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小于上模压头作用力后,砌块坯体开始从模箱中脱出。由于此时砌体存在一定的原始缺陷,上模压头和模箱之问相互作用产生的机械力及机械运动,极易使砌块体内强度薄弱的区域产生新的缺陷,甚至产生裂纹,就是通常说的坯体“原始裂鼓”,其中大多为目测不到的微观裂纹。
2.3托板变形造成的坯体缺陷
无论用木材、钢材、竹材或厚度较薄的钢板做托板,成型振压时托板受力均匀,在脱模后,随着模具压力消失,托板在自身重力和砌块坯体荷载的双重作用下产生挠曲变形。任何材质托板都会出现挠曲变形,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幼稚期”的砌块坯体内部在受到托板挠曲变形产生的挤压或拉伸力作用下,有可能随之产生塑性、弹性变形,更有甚者还会引起砌块坯体原始裂纹的扩张,产生新的缺陷。
2.4出板时的惯性力
托板承载砌块移动过程中,由于惯性力的影响,物料间产生新的推挤和拉压,或物料层问出现剪切力。由于“幼稚期”的块体粘结力小,所以此时的砌块,尤其是中上部位,受外力后容易出现可目测到的裂纹,井导致掉角、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