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协会先后牵头组织成立了“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向科技部争取设立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奖”.这个奖定会对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原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主业技术里是处于弱势的,现在能够提升到国家层面,在行业里得到认可。我们要大力推动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原创性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从专业领域促进重点工程建设推动综合利用产业示范,提升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认知度。
第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亟待调整,要实现分散利用向规模化利用转变。
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受地域、市场、政策、经济模式和发展观念影响很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矿产资源匮乏的地区,脱硫石膏、粉煤灰等废弃物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是西北地区粉煤灰产量大,市场容量小,粉煤灰依然处于囤积过量、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立粉煤灰库的状态。“十二五”期间应该因地制宜,将全国划分成几大综合利用区域,根据当地资源状况和产品市场前景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价格机制。
另外,就小区域而言,由于绝大多数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力量和管理团队,同时受运输成本和运输半径的影响,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规模难以做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布局分散等特性,造成了资源综合利用在每个行业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也给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应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研究机构技术支持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体系,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扶持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鼓励综合利用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地开展综合利用工作,推动区域内、行业间共同协调发展,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原料--产品--服务--物流--信息一条龙发展模式。
第五,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上下游跨度较大,衔接不够紧密,要实现自发利用向标准化跨行业利用的转变。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缺乏统一的资源评价和标准体系,与下游行业的衔接不够紧密,综合利用产品很难进入目标市场。以氧化铝工业赤泥为例,赤泥综合利用制成的水泥、各种建筑用砖、仿木材料、硅肥等赤泥产品需要进入水泥、建材、农业等下游行业进行销售,而进入这些行业必然面临一定的行业壁垒和准入要求。例如,目前赤泥的综合利用产业缺乏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数据统计体系,无法使赤泥综合利用产品与下游行业之间建立有效的产业链关系,不能形成有机衔接。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规范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制度,促进综合利用产品进入目标市场。
第六,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指导和政策体系不完善,要实现政策引导向立法推动转变。目前,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针对资源综合利用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认识深度不够、政策配套体系不完善,加上长期发展目标不明确、支持力度仍然有限,资源综合利用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缺乏专门的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体现在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部分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进展比较缓慢,成为资源综合利用的“短板”.目前,亟需制定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法律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配套法规和条例,从法规政策层面加以大力推动和扶持。
比如说,某电厂把粉煤灰交给综合利用厂处理,为了扶持这个企业,粉煤灰只收取较低的原料费。其实以前电厂自己处理粉煤灰要缴纳购置土地、填埋、维护等多种费用,现在都不用掏了,对电厂而言节约了开销。但是有一些审计部门却认为这是贱卖国家资产。不处理这些废弃资源没有法律责任,电厂去扶持专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反而成为贱卖国家资产。这种情况不在少数,这些企业就非常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4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