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四川省广安华蓥市6户资源型企业被责令要求投入资金进行污染治理,且“三废”排放未达标前禁止生产。与此同时,4家高污染高耗能水泥生产企业被依法关停。
一个长期依托煤炭、水泥等自然资源发展的传统工业城市,缘何剑指自己的经济命门?11月14日,华蓥市环保局负责人坦言,随着资源日渐枯竭,华蓥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再加上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生态环境面临不堪承受的压力。“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释放经济发展的潜能,增强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对此,华蓥市已画好蓝图。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做好经济上的 “加减法”,力争到2015年全市非煤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到70%以上,实现绿色转型。
减法:“精吃”资源“减掉”污染
11月7日,华蓥川煤水泥公司。生产新型干法水泥的旋窑排出热尾气,被附近的发电站机组“吸收”.“这套9000千瓦低温余热发电装置将水泥生产产生的废气变成了宝贝,年发电量相当于企业生产水泥消耗电量的30%,可累计节约标煤超过1.5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万余吨/年。”华蓥川煤水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邓炯介绍。“我们要求,年产100万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企业须同步配套建设低温余热发电装置。”华蓥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对废水、废气、废渣工业“三废”的再次利用,大大减轻了该市的环境污染。
曾经,华蓥市年产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100万吨,成为环境污染的严重隐患。“如今,新建的李子垭、绿水洞两座煤矸石发电厂,年消耗煤矸石30多万吨,发电量达1.6亿千瓦时;煤矸石作原料和燃料,用于水泥、页岩砖生产,年均消耗煤矸石达60万吨以上,这几乎‘吃’掉了华蓥煤炭生产过程中的最大污染物。”华蓥市经信局负责人说。
“精吃”资源,“减掉”污染的效果明显:与2005年相比,华蓥市去年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了78.92吨、1626.1吨、989.7吨。
加法:发展旅游“加上”活力
吴孟原本是红岩乡的一名煤炭企业业主,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前不久,吴孟放弃经营了十余年的煤炭产业,转向做起了餐饮。
老吴坦言,靠资源吃饭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依托华蓥山旅游区发展旅游配套产业可以实现持续稳定的收入。
老吴的转型与华蓥正在实施的 “旅游兴市”战略不谋而合。近年来,华蓥通过将华蓥山旅游区打造成为全国4A级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使该市成为众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华蓥市旅游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该市的旅游总收入达到14.34亿元,同比增长29.07%。
随着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华蓥对旅游产业发展有了更深的谋划:“十二五”期间,华蓥将以“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高水平建设石林、宝鼎、天池湖、皛然山等经典景区,由此推动商贸、房地产、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逐年提升。
与旅游产业一样,污染小、能耗低、附加值高的机电加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在华蓥崛起,形成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2010年,华蓥市域工业总产值实现120.4亿元,非资源型工业比重由2007年的40.1%上升到47.8%。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