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性需求让房地产业持续增长
中国的房子还远没有盖够。一个重要的逻辑就是--股市今天成交量低迷。明天的成交量和今天的成交量有关系吗?什么关系都没有。但是,房子不一样,今天不买明天必买,明天不买后天必买,如同厦门有100 个小伙子一定要娶100 个姑娘一样。从五到八年的周期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共要卖多少房子,中国的城镇一定要卖多少房子, 这是个常数,不会因为今年销量的下降而使总销量下降。
房子的需求与其他消费品不一样, 第一,每个人吃饭需要重复吃,但没有谁会每天重复买房子。第二,吃饭的前后周期不超过一天,你可以今天饿着,但明天必须吃,明天不吃就得饿死。衣服的需求可以前置,春天没买合适的,秋天再买也没有问题,但不会太长。没听说过哪个年轻姑娘22 岁到23 岁非买房子,买房子有3 到5 年的周期是正常的。
今天楼市的成交量低,这个需求可能会推到后三年,改变的只是时间分布, 却不会减少任何一个需求。
中国的房子还远没有盖够。别以为房地产市场从此就没有人买房子,断无此事。首先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在三到五年的周期内,建一大批保障性住房, 要让所有的人都有房子住。美国人说你们中国人要有人权,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后来我们才知道,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固然重要,有人追求上幸福,没追求上幸福的人该怎么办?于是, 人们又补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权观, 人人要有享受保障的权利。
解决了大多数人有房子住的问题, 我们要建立一个住房保障体系的物质线, 就是保障房建设。过去十年,各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有1400 万~ 1500 万套, 如果再建立3600 万套,就可以保证城镇20% 的居民不要钱或者基本不要钱就有房子住。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是6.6 亿人,20% 推算下来,大概需要4500 万套保障性住房。
商品房需求是老百姓改善性需求。过去十年、二十年解决了有房子住,但只是满足了人们基本的住房需求,满足了他们脱困的需求,下一步我们要满足老百姓的改善性需求。现在老百姓的改善性需求已成规模。改善性需求不难理解,十几年前,厦门这个地方年轻人娶媳妇买1.5 米的床,现在要买1.8 米的床, 这个就叫改善性需求。
中国城市化在调整,进入21 世纪的头十年,重心主要集中在包括厦门在内的沿海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大连等城市。由于有一些特殊的事件,如北京要开奥运会,上海要开世博会,这些都能加快所在城市的建设。
如果说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主战场是特大城市,那么第二个十年将会是二三线城市,是以县城中心镇为代表的中小城镇。沿海特大城市的容纳程度已经充分饱和,人口已经超载了。要抑制过度通胀的沿海城市,又要实现大多数人住城里,就得发展二三线城市。这个发展表现在土地制度的调整,同时会带来住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影响我们对房地产前景的信心。实际上,沿海特大城市也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造,别以为城市的外观足以和伦敦、巴黎相比就足够了,这些城市的发展还有一个扩张过程。去年开亚运会,广州来不及改造,就把外围围起来, 里面还是没有改造。像这样的城市我们还有很多,离城市化的标准还有相当漫长的距离。我们的房地产前景只有一个,就是发展全世界最快、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市场,同时催旺建材市场的需求。从而带旺与房地产业唇齿相连的建筑门窗幕墙业。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