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刚降临,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济川社区安置小区内,居民便或带着小孩串门聊天,或在小区内健身场所健身锻炼。
“从来没想过,种了一辈子田,还能过上这样舒适的生活。”今年67岁的老廖边逗着孙子玩边感叹说,安置小区不仅整洁美丽,平时没事干还可以到社区老人活动中心打打纸牌、侃侃大山,与往日住土屋不可同日而语。
老廖所说的这一切,得益于济川社区党支部班子这几年来大力倡导和推动的“绿色转变”.
济川社区地处桃城镇东部,属于城乡接合部,2007年改村为社区。虽然地处城区,交通便捷,但因为缺少“生钱”的项目,每年集体收入也就5万多元,还基本上是靠“挖土造砖”卖来的。
济川村造砖的历史已经有几百年了,远近有名的“罗口砖”就产自这里。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许多人告别土屋开始建砖混楼房,正是因为砖厂红火的生意。当时,小小的济川村最高峰时砖厂一度达到43家。
挖土造砖“吃”土量大,几年间,不仅村里的一些山头的土被吃光了,田里的土也开始遭殃。面对这一状况,社区“两委”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9年,县、镇对全县的所有砖厂进行整改,济川社区“两委”、党员干部一起逐厂逐户讲政策、谈发展,痛下决心关闭砖厂。
经过不懈努力,砖厂一家家少了,生态环境好起来了,天空也恢复了久违的蓝色。“已经很多年没有挂过果的龙眼、荔枝这几年又硕果满枝了。”原来办砖厂的一些居民也开始理解“两委”的良苦用心。
当然,让济川人下定决心还有另一个原因:在决定关闭砖厂的前一年,刚好县工业区在社区内征用了400多亩的土地,社区也因此得到了数额不菲的集体土地补偿款。
是储钱生息还是投资收益?社区党支部召开党员扩大会议,邀请居民代表民主评议后,决定采取“养鸡孵蛋”的模式,利用补偿款以及向邻村借贷的共320万元建设一幢4100平方米的综合楼作为厂房进行出租。
“仅这两项,就增加村财收入30多万元。”济川社区党支部书记廖清湖介绍说,这两年,社区又在工业园区道路旁、原社区砖窑厂废旧厂房建设店面及厂房出租,让村财由原来的5万多元飙升到了去年的60多万元,逐步改变了“无钱办事”的状况,解决了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村经济发展了就要让村民共享。”着眼营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社区党支部在村容村貌改善上狠下功夫,统一规划建设占地1万平方米的安置生活小区,并投入200万元进行硬化、亮化、绿化。此外还投入100多万元建设老人活动中心、幼儿活动场所,“让郊区群众也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