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也是建材行业跨入新世纪,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战略的十年,建材产品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不仅出口水泥、玻璃及非金属矿等产品,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工业等产品也大量出口。同时,成套技术装备在国外投资建厂也已起步。中材国际、合肥水泥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企业紧紧依靠技术创新,大幅度提升水泥、玻璃等建材主要产业的科技研发、工程设计、装备成套和工程总包服务水平,不但满足了国内建材较高水平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国际水泥等工程市场竞争中也占有领先地位。
行业由大变强
入世十年,通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不断开拓,我国建材产品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在全球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2001~2010年,建材行业产业规模以主营业务收入计,2010年(预计)将达26000亿元,是2000年的8.8倍,我国由建材大国向建材强国不断迈进。其中,建材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按工业增加值计,传统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2010年(预计)为45%,与2000年相比,降低了17个百分点,促进了建材行业产业结构“轻型化”;先进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为例,从2000年0.6亿吨,占比11%,发展到2010年(预计)的14亿吨,占比80%。
节能减排成效显着。建材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0年9.53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预计)的3吨标准煤。同时,水泥和墙材工业是建材行业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产业,其利用量从2000年的1.7亿吨增加到2010年(预计)的6亿吨,增长高达3.5倍。
大企业迅速崛起。中国建材、中国中材两个央企成为建材行业众多领域的领军企业,海螺、冀东、山水、金隅、华新、金晶、南玻、华尔润、惠达、新明珠、浙东等一批大企业成为所在产业的排头兵,还有一批大企业正在崛起。
产业链延伸,实现“轻型化”.10年来,新能源产业和建筑节能蓬勃发展所催生的玻璃钢和工业技术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环保技术装备产业逐步成长。各产业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促进了建材产业结构“轻型化”的发展。
十年来,建材行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7.3%。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为依托,大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工程建设领域的竞争,目前已占到国际水泥工程建设市场份额的40%以上,并由此带动了成套技术装备和劳务的出口。玻璃纤维行业大企业启动实施了海外投资战略,瞄准海外市场,“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了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
水泥装备塑国际市场话语权
谈到建材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就一定会提到依托先进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的国际水泥工程建设。中材国际、合肥水泥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企业不但满足了国内建材较高水平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国际水泥等工程市场竞争中占有领先地位。
中材集团ABC水泥厂是由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三方股东联合成立的叙利亚阿尔巴迪亚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的大型现代化工厂,项目投资约3亿美元,由中材建设承建,目前水泥厂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中材建设以“交钥匙”方式承建的这座巴迪亚水泥厂,是中国在叙利亚最大在建项目之一。
中材集团水泥技术装备工程业务不仅继续在国内市场保持最大份额和绝对控制力,而且在海外业务快速增长,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别占据国际市场30%、34%、36%以上份额,并且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真正实现了集团提出的“发挥集团水泥技术装备工程产业链完整优势,以总承包模式为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战略方针。
目前,水泥工程业务进一步在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扩展,项目累计遍及60多个国家,集团的SINOMA品牌已成为国际水泥工程市场的着名品牌,成为中国制造业新的“形象大使”.中材集团从零起步,短短数年就跻身世界同行业前列,位居世界第一。
多年来,凭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干法水泥系列核心技术和从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安装施工、调试达产、售后服务一条龙的总承包(EPC)业务服务模式,中材国际、合肥水泥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等一批企业提供的总包业务模式被业内人士称为“交钥匙”工程。
六大挑战考验行业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一个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仍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特征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我国以内需为主体的市场需求格局没有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发展目标为建材工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这既为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严峻挑战。
1、建材行业结构调整任务还很艰巨
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砖瓦等传统能耗高的产业目前仍然是构成建材工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建材工业总体上发展还极不平衡,仍然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建材工业“大而不强”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改变传统建材产品多,原材料产品多,靠窑炉工艺制造、附加值相对低和产能比例高状况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