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限”政策的不断深化细化,楼市调控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而要真正实现楼市的长治久安,还必须将调控与深化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系统解决好房地产市场定位、土地财政、商品房市场与保障房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问题,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蒋华东回望2011年房地产市场,都知道用一个字来概括:“控”。
随着“三限”政策的不断深化细化,调控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去年链接着今年。被调控各方的表情后面似乎都包含了一种共同的政策不明朗感。这还需要在认识上进一步厘清。在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就已明确提出了2012年房地产要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具体任务就是要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为什么要坚持这样一个房地产调控政策呢?这其实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和保民生大局。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两大主要压力:一是通货膨胀,而房价仍是主要推手。二是稳增长,而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却绑架了整个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也阻碍了整个经济稳定增长。因此,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既能使房地产业本身健康发展,也是使经济恢复健康发展的明智之举。
当然,政策的延续也确有尚待进一步明朗的地方。要求房价合理回归,迄今靠的主要是“三限”行政手段,而行政手段存在明显弊端,且行政效力一旦递减或到头,房价势必反弹,因为调控并未触及包括货币、投资、财税、土地、市场结构及机制等现行制度基础。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或长效的,这在根本上就涉及房地产市场定位、土地财政、商品房市场与保障房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而目前的调控基本上是维持在了现行制度框架内进行。扼要地说,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但保持持续效果的制度基础尚不明朗;促进楼市健康发展,但根本的体制机制尚不明朗。而正是由于这些不明朗,造成了被调控各方的政策不明朗感,也是开发商们敢于一直“顶牛”、地方政府“蘑菇”、致使调控反复折腾费时费力复杂局面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见,调控必须触及不明朗,必须与改革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楼市的长治久安。
调控与改革结合,首先是限购问题。2012年会延续以限购为首的“三限”政策,但如果考虑到改革,限购在2012年或会应有一些变化,在我看来,这将主要有:“三限”的差别化政策进一步完善;“三限”逐渐为一些经济手段所替代;限购转变成为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全国性的市场化硬约束条件;通过市场化的限购约束,来推进房地产业的调整和改革,促进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然,房产税的问题,又是调控与改革结合绕不开的话题。从上海、重庆率先进行的房产税试点来看,总的进展与收效不太给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这表明2012年房产税试点将进一步扩大、深化,行政调控手段正逐渐向经济调控手段转变。但是,如何扩大、深化又确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定位的问题。房产税应考虑和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抑制高房价和房产泡沫;二是扭转土地财政,完善税制,使其成为地方未来财源支柱;三是促进房地产业合理调整;四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只有明确了定位,接下来税制技术设计和信息、法律、征收等障碍的处置,才可能有一个通盘合理的考虑、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和全新的改革意义。
还有土地问题。现行“招拍挂”已暴露出若干不利于调控和楼市健康发展的弊端,进一步改革完善也势在必行。去年12月国土资源部公布的《闲置土地处理办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首次对土地开发项目的开工、竣工时间和违约责任作出了明确约定,这是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的信号。其中,尽管土地的所有权代表主体仍是地方,完全落实可能也还有些问题,但这于深化细化楼市调控仍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当然,根本解决土地闲置等土地乱象,关键在严格执法落实,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治理结构。要看到,从处置闲置土地打击囤地到扭转土地炒作妖魔化资本化,从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到进一步完善土地所有权,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虽然艰难曲折漫长些,但我们必须坚持,这应是一个方向。
保障房仍将是2012年楼市一大焦点。去年全国安排的是1000万套,今年是700万套,基本建成500万套以上。落实这个任务,困难可谓不少,而解决之道,无疑首在重视和决心;同需要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和办法来破解资金、土地等难题。
面对2012年楼市,把调控与改革结合起来,我们惟有积极思变。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