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泓元环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工人正搬运成品环保低碳砖。该砖不仅材料来自于城市建筑垃圾,烧制过程也全部采用太阳能。
砖厂内,工作人员正操控现代化设备作业。
大连每年最少产生建筑垃圾500万立方米,生活垃圾700万吨,并且,垃圾总量正以每年3%以上的迅速递增。如果这样发展下去,5年之后,本市所有垃圾场全部饱合封闭。这是一座城市在人口高速增长、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要付出的代价。但可喜的是,发展中的代价,有时也可以用技术创新去弥补。
始于本世纪初的低碳革命,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次“环境承载力自我救赎”的转机,10余年卧薪尝胆,大批低碳技术逐渐应用到了城市中各个行业。在垃圾处理这个远离公众视野的“脏活领域”里,同样有一批“国家级明星低碳企业”,像亚马逊河流里的吸盘鱼一样,默默清理着同类留下的垃圾。
吃下垃圾吐出宝,王和福是瓦房店的一位砖厂老板。
30多年前,瓦房店红砖厂烧的砖被评为省优、部优。但30多年后,因为资源枯竭,砖厂倒闭。
2003年,王和福买下这座废砖厂,然后又花钱请清华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教授们来指点,之后,他又花钱去日本学习,再之后,他又花钱组建起一支5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
用王和福的话说:他花了这么多钱,请了这么多专家教授以及科研人才过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搞明白“砖应该怎么烧。 ”那些年,建材行业的一些同行们把王和福当成个笑话看。“烧砖谁不会,还用去日本学?还用请清华大学的专家教吗?”但是,王和福想烧不一样的砖,在2003年低碳这个词汇还没普及时,他就给自己理想中的砖起了个超前的名字:“绿色低碳砖”。
硬扛了同行长达6年的冷嘲热讽,2009年5月,王和福试生产的第一窑砖终于烧出。这窑砖,迅速将王和福的名字带上了全国各家新闻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在内,数十家媒体记者赶到王和福的砖厂采访。因为,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环保低碳砖,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和福无意间帮助中国的城市解决了一个共同难题,那就是:城市建筑垃圾如何处理的问题。“我烧砖不用挖坑取土,一点也不破坏环境资源,烧砖用的材料全部来自建筑垃圾,城市里拆一座大楼,把建筑垃圾全拉到我厂子里来,我通过分类破碎、细末等技术工艺,然后就可以烧砖了。 ”王和福说,“并且烧砖的过程,我也不用煤炭,全部用太阳能,我的砖厂车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只冒汽、不冒烟。 ”
2011年,这家掌握着多项世界最前沿低碳技术专利的砖厂正式投产,此时,砖厂产品也丰富到了地砖、墙体材料、水泥等3大类、20多个品种,厂名也从瓦房店红砖厂更名为泓元环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而今,让王和福感到自豪的是,他建起了一座全世界都少见的花园式砖厂,从厂区到车间,没有灰尘、没有浓烟,厂房里干净的好像写字间。当然,更让他自豪的是,他的砖厂给城市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垃圾围城难题。
正式投产第一年,这座工厂利用建筑垃圾60万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投产第二年,工厂经过二期和三期改扩建后,本地建筑垃圾已经不够用,王和福打算到外地引进垃圾。“等我们这家企业再干几年,我看市内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就可以取消使用了。 ”王和福开玩笑说。烧掉垃圾变成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