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清末民初,全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七间,穿斗加抬梁,硬山屋顶,屋面红瓦。正间大门全无,瓮壁搭建阁楼,北面明间隔成房。”
“春天来到昙华林的时候,昙华林没有一点反应。老墙上冒出一根细茎的草芽。”方方在《春天走进昙华林》的开头这么写道。早几年,昙华林的春天真是静,走过青石板的路面可以听见碎石在地缝上踩得咔嚓作响,枝叶上的绿芽鲜嫩得几乎可以掐出水来。
这个四月,再次走进昙华林,少了几分往日的宁静,沿街的小咖啡馆新冒出了好几家,举着硕大镜头与相机的游人也多了起来,大水的店里拥挤得站不下一只猫。
下午,太阳已经微弱了下来。大水好不容易从店里抽身出门,他要带我去昙华林深处走走,这里还有几幢百年历史的江夏民居。他现在就住在得胜桥,店在昙华林,每天在老街巷中来来回回,早把这一带的老房子走了个遍,“像这样的老民居,在武汉已经不多了。”
从得胜桥老街拐过来,进入昙华林后面的这条小巷。几个中年人在路边支起的桌子上打牌,一边闲话家常。巷口的墙上仍印有“菜市场”的字样,显然已经关门了,据说现在是一家超市。巷子里有人在晒衣服,偶尔几个老人与小孩,放学回家,买菜回家。
街边不远处,一整面的清水砖墙,中间一扇木门半掩着。一把拖把孤立地悬挂在大门边的墙上,木门上挂着两个门牌,左边的已经锈迹斑斑,依稀可见“戈甲营63号”,右边是“戈甲营76号”。“这里的门牌重新换过一次。”大水告诉我。
推门而入,一缕斜阳折射进来,这是一个小天井。天井中间设一座石砌的水池,周围已经长满了绿苔;与堂屋横梁之间架起的篙子上、天线上都挂满了衣服。前面堂屋敞开,大门早已全无,能见瓮壁与阁楼轮廓。左右厢房均被隔成小房间,其中一处堂屋侧门也被封上了,门上了锁,杂物堆放得到处都是。堂屋现在是灶台,堆放着桌椅厨具,墙面已被熏得发黄、发黑。
一对中年夫妇现住在右边厢房内,阿姨指着堂屋的横梁跟我描述她之前的样子,“以前窗格是满的,现在只剩下小半边了”。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可见清晰的木结构屋顶,梁上雕有各种轮廓图案,勾勒简洁。虽然已经被熏得发黑,仍不掩其旧日容颜。
经资料记载所述,这间老屋原主人姓张,原也是大户人家,房子建于一百多年前。老屋原建筑面积有两百多平米,“当面阔,为五开间,进深三重,穿斗托梁,硬山顶式,有阁楼。石库门及花岗石天井整齐开朗。”后来经过多次主人更替与改建,现第三进已改建为西式楼房,隔墙成另一建筑,现在屋内住着七户人家。
从大门出来,关上那扇木门,再次回到现实世界。回头看那老屋,一扇木门,一扇窗户,便是她与外部世界的唯一连接。窗户看起来是后来开的,大概是后来住的人多了,天井内盖了房子,只得在这里加一个窗户吧。那把拖把,在这面大墙上特别地打眼,就像门前的那根电线杆子,不合时宜地杵在那里。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