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同比多增加2948亿元。从贷款主要投向看,企业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农村贷款增加8288亿元,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加410亿元,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为经济稳步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有针对性地加大了与实体经济直接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有效保障了经济重点领域和社会薄弱环节的信贷需求。
“一季度新增贷款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温和回升,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为平稳。”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在接受采访时说,从一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及固定资产贷款增速回升的态势看,当前企业投资意愿明显增加,发展生产的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8776亿元,同比多增2484亿元。从用途看,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及其他部门固定资产贷款余额2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经营性贷款余额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这表明,当前经济仍处在温和复苏当中,企业的融资需求也有所增强。
“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先行指标,一季度银行信贷增加较多,一定程度上传递出经济稳步复苏的信号。”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随着各商业银行纷纷升级金融服务模式,小微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比全部企业贷款增速高1.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国小微企业贷款增加5682亿元,占同期全部企业贷款增量的40.7%,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占比越来越大。
“三农”也是信贷投放持续倾斜的一大领域。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农村贷款增加8288亿元,同比多增1129亿元;农户贷款增加2479亿元,同比多增612亿元;农业贷款增加1703亿元,同比多增340亿元。“农村金融作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服务效率的高低直接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支持措施,“三农”贷款增速全面回升,为广大农村地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在监管部门的大力引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数据显示,3月末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6140亿元,同比增长42.4%;一季度增加410亿元,占同期房产开发贷款增量的23.4%。银行业机构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一大批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针对当前的信贷形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一季度例会上明确指出,国家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效缓解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着力改进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