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人士中一直有着这样一组数据: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成;430亿平方米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90%以上的建筑,仅基本符合我国现行的建筑节能标准,但与欧洲相比远远落后。
面对能耗“高地”的房地产行业,在世界环境保护日(6月5日)之前,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节能环保业委员会主任、东方低碳系统集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龙胜平日前在无锡表示,今年国家陆续推出的绿色建筑的扶持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有着重要意义,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政策引领
直白地讲,绿色建筑就是科学的、合理的节能建筑,它不是新生儿,而是一种原始的回归。颠覆了过去高价格、高消费、高污染的建筑观念,更加注重成本,注重品质,注重性价比。绿色建筑是利用最机械、最实用、最简单的建筑和结构原理,尽可能地减少人们采用主动方式寻求栖息之所而带来材料、能源上的浪费。
据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建筑节能问题的提出,“绿色建筑”概念就开始进入我国,2006年6月1日,原建设部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一次为“绿色建筑”贴上了标签。《标准》为绿色建筑进行了定义,并形成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六类指标,为中国绿色建筑划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
紧接着,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等等,开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2008年4月,还成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简称“绿建办”),专门负责受理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指导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活动。
如今,在国家节能减排大趋势下,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要求商品房的开发愈加注重节能和环保性能。为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及环境保护部等部委相继为房地产行业制定了包括土地、财税、建筑标准、环境监督核查等措施在内的多项政策法规,用以强化建筑节能的实施。
企业先行
其实,目前我国的地产企业普遍处于从传统型地产向绿色地产转型的关键时期,也都纷纷在政策之前,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路径进行转型。不同的企业在方式、路径以及程度上有所侧重,但一般都围绕在“绿色、环保以及节能”等关键词中实施。
以万科为例,在专注住宅产品开发,在节能技术运用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对于住宅产品,节能性能可发挥的空间不大,要想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环保,只能从建筑材料生命周期和环境性能着手,于是万科最终在绿色地产的路上选择了住宅产业化作为其实现路径。
以科技着称的朗诗地产则将绿色理念发展成“恒温、恒湿、恒氧”的理念,从2001年开始就将这一理念融化到自己企业理念中,目前已经在江苏、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区域建设了多个绿色科技住宅,近十万人已经享受这种科技居住体验。
而招商地产则在2004年直接提出了“绿色地产”理念,并出版了《绿色地产之路》一书,对绿色地产进行了有效诠释———“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房地产活动,并通过绿色地产的实施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2008年,万通地产全面推行绿色公司战略,还被董事长冯仑赋予了一个晃眼的名字———“碳贞操”,公司将从绿色价值观、绿色行为方式和绿色产品三个层面系统推进,为此公司发起成立了万通公益基金会,组织员工进行绿色培训,推行绿色办公,倡导绿领文化。另外,通过绿色产品策略,以中国绿色三星标准和美国LEED标准为标杆,形成绿色产品竞争力。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