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中国最昂贵的砖头。”雷世民瞪着双眼,伸出两个手指头,“一块钱还买不到两块砖,要是卸到家里,加运费、人工费,每匹砖还要加一角钱”。这名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的村民,冒雨来到县城边的红砖集市,与等候在这里的“砖贩子”讨价还价,“哪怕是节省一分钱也好”。
红砖,是四川地震灾区农房重建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建材,但因缺口巨大、供求失衡,其价格在震后如同牛市中的股票曲线,直线上升。
买高价砖头建新房,灾区百姓无法回避。高价运行的建材,正在蚕食国家给予灾区农户的建房补助款。
建房账
4月9日。阴雨绵绵。
有点冷,雷世民耸着肩膀,夹住雨伞,站在马路上踌躇良久。
雷世民特意选择这么一个阴雨的天气,来到位于剑阁县入城口的一个红砖集市。在雨天,大部分在建农房停工了,购砖的人相对要少,红砖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下降。雷世民期望能买到较为便宜的红砖,“哪怕是便宜一分钱,1万匹就是100元”。
一星期以前,这里的砖价是0.57元/匹。
“他要五毛二,少一分钱不卖。”雷世民说,自己运气还好,一大早谈妥了一车0.50元/匹的,10500匹,但在谈第二车时,遇到了麻烦。马路边有一车从重庆拉过来的红砖,质量不错,但“砖贩子”态度坚决,并不让步。
把红砖运回家也是个问题。
从这里到雷世民家,要经过一座危桥,只能将砖分装几个小货车运到镇上,而镇上到他家里有一段路要用拖拉机运到山脚下,然后又有一小段路要人工一篓子一篓子去背。
算上这些费用,雷世民的砖到了家后,价格已接近0.6元/匹。雷世民说,地震以前,在当地买红砖只需要0.195元/匹。
在重建之前,雷世民仔细地算过一笔账,并详细了解各种建材的市场价格。
他打算建一栋占地面积120平方米的房子,两层,加上猪圈、羊圈,大约需8万匹红砖,水泥8吨,砂子要几十车,雇工1000个工时左右。
但这些,在地震前后价格相差悬殊。其中,除红砖外,水泥价格每吨上涨两三百元,砂石每立方上涨40余元,工匠和小工工资每天增加50元左右,涨幅很多都接近或超过了一倍。
新建一栋房子比地震之前要多花三四万元。“我估计要全部建好总共需要20万元”,雷世民再次伸出两个手指头,比划着。
这让雷世民感到沮丧。雷说,他一家6口人,按照政策,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到2.3万元补助款,但连填补涨价这个窟窿都不够。
建不建房子,事实上雷世民并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根据四川省政府要求,灾区农房重建力争在今年9月底完成。雷世民面对的现实是,如果不建房子就可能领不到补助款,而他自己现在仍住在亲戚家,他需要有自己的家。
砖贩子
买卖没有谈成。雷世民决定找另一个砖贩子谈谈。
往县城方向再走不到1公里,这里有一个更大的红砖集市。说是集市,其实只是在剑阁县城边上自发形成的一个临时市场。
根据四川省去年12月通报的数据,预计灾后重建的三年间,灾区钢材、水泥等主要建材缺口较大,其中,墙体材料每年标准砖缺口分别为355亿块、178亿块、30亿块。
巨大的缺口使供求矛盾异常尖锐,砖价高涨。利润的诱惑产生了大量的砖贩子。这样的临时市场几乎遍布灾区每一座城镇。
在剑阁县的这个集市,红砖分别从重庆、四川宜宾、内江、达州等地运到此处,三十余辆来自各地的大型货车,在路边排列开来待价而沽。
挂着宁C车牌的货车司机马骏说,因为天气不佳,当天生意并不见好,老板吩咐他,车上的红砖可低至0.52元/匹销售,“他自己在睡大觉”。
马眼中的老板就是砖贩子。马是宁夏人,发现四川的商机后,从去年6月份开始,他就一直在四川各地运输红砖。
马说,他所装载的红砖从400公里之外的宜宾运来,出厂价为0.23-0.26元/匹之间,一趟下来他要收取的运费摊到每匹砖上达到0.24元,剩下的才是老板的利润。
“一车砖,一般老板要赚400-600元。”马骏说,不少老板一雇就是十几辆货车。
而另一位货车司机则向记者感叹,做砖生意的多了,自然就产生了竞争,利润也一再摊薄。
不可忽略的是,这些砖贩子的“神通”在于,个个都持有政府特批的“建材特供运输单”,一路运砖,全程免费,一辆货车一个单边省却3000余元的路桥费,“否则,红砖还远不止这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