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举措深入推进
一、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条件,提高“两高”行业在能耗、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准入门槛。切实加强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把好能耗准入关。进一步加强能耗限额标准管理工作,提升现有产能的能效水平,尽快建立覆盖整个重点耗能产品的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体系,逐步提高限额标准值,积极开展监督检查,把能耗限额标准作为实施“差别电价”政策的依据。要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产品的出口。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标准、准入条件,避免新兴产业的发展出现新的浪费能源、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二、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研究提出把强制性能耗物耗和清洁生产标准作为落后产能界定主要依据的具体操作办法。抓紧制定“十二五”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下达年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加快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切实采取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未按期完成落后产能淘汰任务的地区,要严格施行新上项目的区域限批。
三、切实加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把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作为技术改造的重要方向。加大中央财政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实施好“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工业节能、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规划”确定的重点节能工程、综合利用工程和清洁生产工程。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在非重点用能行业大力推广先进的适用技术,以电机、锅炉(窑炉)、风机、水泵、变压器、机床等工业终端用能设备为重点,逐项制定改造方案。通过节能设备租赁、融资担保、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强量大面广用能设备的更新淘汰和升级改造。继续实施节能轿车鼓励政策,并抓紧制定商用车的油耗限值,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试点、示范工作。
四、全面提升企业节能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间,必须继续加强企业节能管理,加强行业指导,完善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开展能源管理绩效考评,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加快组织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加快建立企业能源审计激励机制,切实推进企业不断提高能效管理水平。近期发布高耗能行业先进标杆值及超前性能效标杆,完善标杆指标体系。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切实缓解工业用电快速增长的局面。
五、加快推进数字能源和绿色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和优势,按照两化深度融合的要求,切实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能源系统建设作为降低工业发展能耗需求的重要举措。加快组织实施数字能源计划,继续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推进区域性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实时监测,研究建立地区、行业、重点企业三位一体的工业能耗监测和预测的预警体系。
六、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着重从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完善、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培育等多方面下功夫,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把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转化成对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市场需求的拉动力量。全面推进节能环保、低碳技术、装备、产品、服务发展,促进节能环保低碳产业的发展。
七、积极建立和完善工业节能政策机制。切实推进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管理等法规制定,尽快形成推进工业节能降耗的法制环境。强化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信贷政策的引导作用,力争在分布式能源、热点联产、差别电价等政策机制上有所突破。尽快建立工业节能产业基金,开展产业基金投融资的模式试点,解决节能减排投入不足、而金融资本又难以进入的瓶颈制约。
八、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按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基础,坚持调整优化存量与积极有效发展增长相结合,应对当前发展与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竞争力相结合,加快构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两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工作,探索重点行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