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砖雕,中国一绝”.临夏砖雕艺人把对生命的理解、生活的热爱,用刻刀留在一块块砖头上,镶嵌在一面面墙壁上,于是,黄土地上的建筑充满灵气。就连宁夏同心清真大寺门前照壁上那幅着名的砖雕作品--“月挂松柏”,也出自临夏回族艺人之手。
黄土地上的建筑因为砖雕而灵动
甘肃临夏,我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还有一个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之一。笔者认为,外地人到临夏,必然要去东公馆(原国民党第40集团军副司令马步青的宅邸)看看,东公馆是临夏地区一处妇儒皆知的老宅子,不因气势磅礴,只因其砖雕艺术精致绝伦、惟妙惟肖。
迎着风雪,笔者走在临夏的街道上,清真寺里高耸着的唤礼楼和礼拜殿一座座、一片片地挺立着,头戴白帽、身着黑色上衣的穆斯林群众不时从眼前走过。沿着人流,沿着街头的广告牌,笔者走进了闹市边的一个小巷中。这里坐落着水泉清真寺。清真寺的弯月装饰高耸,庄严肃穆,其外墙顶端的砖雕格外引人注目。按水泉清真寺苟福有阿訇的话来说,这外墙顶端的砖雕是最寻常的工艺了,没有花样,也没有复杂的纹路。
看完清真寺,苟福有阿訇领着笔者走向300米之外的东公馆。这是一座青色的老宅,除了当代人修葺过的朱红色门楼,其他部分都保存得很好。东公馆于1938年动工,1945年建成,历时8年。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东公馆由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某部军管,王震大军进军青海前,司令部曾驻于此。走进阁院,笔者才得知这里现已对旅游者开放,原有房舍已经成为博物馆,展示临夏文化、建筑、艺术尤其是砖雕方面的内容。
走进东公馆的庭院,砖雕就呈现在眼前,墙壁上、梁柱上、花池沿上,宽敞的院子里,精美绝伦的砖雕无处不在。
砖雕,是临夏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表明,在宋代,临夏砖雕艺术已相当成熟,到元明时代,精美的临夏砖雕已广泛使用于各种建筑之中。近千年来,临夏砖雕不断推陈出新,经久不衰,近代又吸收了绘画、木刻诸长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走进临夏,凡属古典建筑,不论是回族的礼拜殿,还是汉族的社庙,不论是昔日达官贵人的公馆、府第,还是寻常百姓人家,大都饰有精美的砖雕。临夏回族工匠在砖头上雕刻出花草,再镶嵌到建筑物上,便形成了人们所说的“临夏砖雕,中国一绝”.
“就连着名的宁夏同心清真大寺门前的照壁上,也镶嵌着临夏回族艺人的砖雕作品!”苟福有的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老宅冬日依旧满园春
东公馆尤为人称道的是过庭照壁上的长6米、高8米的“江山图”砖雕。图中精雕细刻的一草一木,活灵活现,突出表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整个照壁,设计精巧,刀法纯熟。
“江山图”的两侧是字迹苍劲秀丽、长达30个字的隶书对联:气度雍容开祀业宏基巍然簪缨门第,节麾镬耀备严疆重寄允矣磊落雄才。这对联传递着东公馆主人马步青的心意。马步青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5军军长、陆军第40集团军副总司令、蒙藏委员会委员等职。1944年,马步青在与其胞弟马步芳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马步芳剥夺了军权,愤而离开军队,回到家乡临夏。遭到弟弟马步芳的排挤打压后,自感前途暗淡的马步青开始在临夏修建自己的府邸--东公馆。于是,马步青花重金找到了临夏砖雕匠人绽成元。绽成元身高只有1.5米,而正是此人,历时8年完成了东公馆的砖雕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