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福有告诉笔者,东公馆有大大小小189幅砖雕,都是绽成元及其门徒之作。东公馆砖雕共用去各类砖60多万块,颜料千余斤,而装饰砖、木雕花卉图案时,还用去黄金10余两。
东公馆东西二门对称刻着牡丹花及花瓶。砖雕采用雕刻和镂空相结合的手法,精雕细刻,十分逼真,人称“双品富贵门”、“双品牡丹门”,暗喻马步青当时为二品官员,也暗示进入此门,就是踏进了二品官的官邸。进入西洋式建筑特色的正门,一幅“百子图”葡萄累累,雕工精细,玲珑剔透,使人垂涎欲滴。3层楼院内东南坎墙上“松月图”明月高照,古松葱茏。群岩之间,清泉奔泻,山花烂漫。正院南房东西坎墙上是“牡丹含苞欲放图”和“荷花亭亭玉立图”。东公馆随处可见取材广泛的砖雕作品,一幅幅都以立意新颖、造型生动、雕工细腻、技艺精湛而着称,堪称砖雕艺术的大观园。
临夏市政协办公室主任马忠贤介绍说,一方成型的砖雕,往往要消耗很多块青砖。砖雕艺人需要在脑子里构思图案、设计造型并把握方寸,再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其中,用刀工在青砖上进行展现,然后一块块接拼起来,继而进行打磨,镶嵌到墙壁上。整个过程都是慢工细活,需要艺人呕心沥血,步步到位,刀刀精准。当年的艺人绽成元做到了,人们就送他绰号“绽掌尺”,以表示尊敬。
听马忠贤说这些的时候,恰巧遇见了宁夏贺兰县立岗兰光清真寺的阿訇马世清,在这个冬天,他也来到了临夏参观拜谒。马世清说,东公馆是一个令自己想了好多年的地方,这次来到临夏,才知道临夏砖雕的分量。“江山图”是临夏砖雕里的极品,而整个东公馆展示出来的是古典建筑艺术的大美。
尽管是寒风凛冽的冬天,置身于东公馆里,那墙壁上、梁柱上、花池沿上的年月久远的“花草”、“河流”传递出来的依旧是温暖如春的感觉。
砖雕艺人的记忆
临夏是回族的聚居地,“十个回回九姓马”.就此,笔者询问了很多学者专家,但却没有一个明确、准确的答复,或是因为做学问必须严谨,或是因为没有bob电竞体育博彩_博鱼体育-手机版官网的调研。可马忠贤,一位临夏砖雕艺人的后辈,却给笔者津津有味地讲述了砖雕人家对于根系的记忆--
古城河州(即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为回族的发祥地之一。唐代,经丝绸之路来我国的大食(伊朗部族之一,也指我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伊朗语地区穆斯林的泛称)信使、商旅不绝于道。处于要冲的河州亦有不少大食人留居。宋代,随着丝绸之路河湟路的繁盛,大食人蜂拥而至,在河州一带进行茶马丝绢交易,传播伊斯兰教,成为临夏回族的先民。因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被汉译为“马哈木”,所以信徒们多以其教主马哈木的首字“马”为姓。
另外,临夏回族穆斯林中还流传着一位颇受人尊重的马氏先祖--马庆祥的故事。金朝,西域人马庆祥为官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成为当地马姓的一支。其后辈着名诗人马祖常自述“昔我七世上,养马洮河西”,意即祖先居住洮河以西河州地区,养马为业,世代不绝。
走出东公馆,已是中午12点多,当地的穆斯林开始向清真寺汇聚。因为是冬天,一些人的头发上、胡子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和霜气,但面容上呈现着虔诚者的光亮。刹那间,笔者的心中涌起一阵感动。已经看过的一座座清真寺又浮现在眼前,那矗立在临夏街头与山山峁峁间的寺院,有闻名遐迩的南关大寺、老王寺、韩家集大寺等。尽管是冬日,可这些清真寺里,依旧是苍松翠柏、砖雕遍布、肃穆静谧、风格迥异。可谁又能不说,这些建筑呈现给我们的,是伊斯兰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
寒冬时节,尽管西北的冬天寒冷无比,而临夏的大地上,那一面面墙壁的砖头上依然盛开着花朵。这些无数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就附在大大小小的砖头上,闪烁着回族工匠智慧的光芒。 (中国砖瓦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