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的背景下,“绿色建材”的理念破土而出。这个承载着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身体健康美好愿望的种子,在20多年的时间里,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开枝、散叶。如今,“绿色”理念已经植根于人们的心中,绿色建材也已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
“绿色”起源
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环境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些国外建材企业已经开始了对健康、利废、功能性建筑材料的研发,不过当时这些带有生态、环保色彩的材料还没有一个正式的身份。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提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这一新概念,也为“绿色建材”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首次提出了“绿色材料”这一概念。绿色成为人类寄托环保愿望的标志。
1990年,日本的山本良一教授提出生态环境材料概念,这被公认为是“绿色建材”雏形。他认为,生态环境材料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先进性,能为人类开拓广阔的活动范围和环境;二是环境协调性,即同外部环境尽可能协调;三是舒适性,使人类生活更加优美舒适。
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了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制定了未来建材工业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然的发展原则。
同年,“绿色建材”在国际上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专业定义: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不得不承认,这个定义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对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了全面覆盖,并点睛地提出了“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深刻内涵。
1999年,在我国首届全国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研讨会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更为详细的绿色建材新定义: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时隔多年,这一概念一直被沿用,并成为各种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评价的有效参照。
直至2013年3月,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和科技司在中国建材研究总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中心和建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充分调研后,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赋予了“绿色建材”新的内涵——绿色建材应是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本质更安全、使用更便利,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有关专家向记者详细地阐述了这五大特征所包含的内容。
节能指的是,一方面在生产环节能源、资源消耗最少,一方面在使用环节建筑能耗最少。
减排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在生产环节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二是在使用环节不仅自身减少还帮助建筑物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缓慢释放,三是能更好地保障生命健康。
安全则是指在生产环节安全隐患最少,产品本身安全度和耐久性提高,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次生的不安全因素,在使用环节帮助提升建筑物防灾减灾水平和延长使用寿命。
便利是指生产环节环境舒适、施工环节使用便利,回收便捷等。
可循环是指生产环节可以最大限度地无害化消纳产业废弃物,废弃处置环节无毒无害易回收、便于资源化再利用。
全面、翔实、立体的诠释,赋予了“绿色建材”新的生命,更体现出了其新的价值。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绿色建材的发展轨道将更加明晰,步伐也更加稳健。
|